從很小就想要擁有一台遙控車,無奈每次要買都被各種理由擋下,最近終於有能力可以自己買。因為什麼也不懂,想說就買一台低價,零件取得容易的車,於是乎就選到了偉力 A979B。
偉力這個A系列有第一版本A版和新的B版本,兩個版本的馬達尺寸和齒比不同。A版比較便宜,且B版的大齒沒有出金屬強化版本,本來因為這樣還考慮要不要買版,不過因為B版已經有金屬中傳軸,聽說是非常容易歪的零件,想說自己這麼菜,還是先避開拆機換零件的可能買B版。
剛拿到手開始玩得時候還蠻驚艷的,小車一台配的馬達根本不合比例,然後油門全給就是各種翻車各種摔,體驗到遙控車不是在那邊站著就好,三不五時要去救一下車。
在網路上有看到一些升級的介紹,套 TSR 影片常講得一句話:『有需要再花錢改裝。』,本來是沒有做太多改裝的打算,但玩沒多久需求就慢慢浮現。
第一次改裝的契因是因為晚上出去玩都看不到車子跑到哪,所以買了燈來裝上。車殼架是因為原本塑膠的太軟,套殼都要套殼老半天,然後又順便加買了一顆電池、並聯 T 插頭和馬達散熱片,希望可以玩久一點比較盡興。
由於本人很懶所以也懶得去動殼,直接燈接起來綁在車架上就了事。雖然沒有什麼美感,不過至少晚上不會跑一跑就不知道哪邊是車頭哪邊是車尾,配上並聯之後可以玩近半小時,算是蠻夠的了。
不過,在一次不知為何的失誤暴衝去撞牆後,車子就開始沒辦法跑直線了,仔細一看有幾根拉桿和擺臂都有點歪了,不換的話動力會被消耗掉很多,於是開始找強化零件。人算不如天算,因為這樣開始一路做功課把所有結構上的強化零件都給買了下來,走上了不歸路....(功課都認真做了,不動手做實在說不過去阿,究竟做了多少功課,等下再弄個篇幅來詳細解說)
作戲做全套,零件都買了,來個展示架吧,效果還不錯。來把原車上手術台~
東西架好,來動手!一開始還真的不知如何開始,就先拆那四顆輪胎好惹,看起來很簡單的樣子。沒想到第一步就開始 call out 求救了,剛開始第一顆很簡單,但拆第兩顆不知為何原廠鎖超緊,我都覺得附的塑膠十字形六角套筒要被我轉到掃成圓孔了,螺帽仍然不為所動。哼哼,好在我工具可是都有準備好,拿出家裡的可換套筒工具。
結果一個一個比對,全部都不能用。家裡這支萬用套筒有 5mm, 6mm, 1/4 inch,但都沒辦法合螺帽大小轉動它,又去做一下功課,輪框固定螺帽貌似是 5.5mm,不過不想去求證了,直接拿出真‧萬用板手來結束這一回合。(其實中間還一度出門要買工具結果店家都關了只好再折返想辦法)
這支本來沒有傳好備用,覺得模型螺絲都這麼小,這大支的不可能派得上用場吧!直到實在是沒招了才想說不然去工具箱翻出來死馬當活馬醫,結果竟意外的好用。可調板手的奧妙之處,它可以藏在民居之中,隨手可得,還可以帶在身上裝修車工人隱藏殺機,就算是警察抓了也告不了你,不愧為七種工具之首!(廢話一堆)
沒想到這四顆輪胎就折騰了我好久,轉到手都累了,又出門找工具什麼的。我看先拆車這條路不太可行,那不然先搞新的料好了,主客易位。
話說擺上底盤之後,我發呆了快三分鐘,一時之間完全不知道要從哪個零件開始著手,看著桌上滿滿的零件想了半淌伸不出手來。看了一下車子的正面,嗯,先把這個正面很顯眼的避震啥的先裝起來好了(可以看到圖的上半部原車被我拿來當對照觀察組)
然後呢?避震和擺臂都有了,感覺應該是要裝輪子了吧!培林看起來蠻好裝的,先都塞到接杯裡
如果先接著大輪框好像也不好做事,那就先接另外一邊好了
然後呢....(又一陣沉思),這個蝴蝶架應該要架在差速器箱上蓋之上。好吧,那來弄差速器。這裡開始困難度就增加很多,因為要取出差速器,就得把原車幾乎拆光光,表示我的實體對照組沒了,接下來要對照只能用 2D 的圖片了。雖然有點怕受傷害,不過由於這次有買到金屬差速器........箱,所以還是有點期待。(殘念,差速器為什麼就是沒人要出金屬件!?還有B版大齒也沒有金屬件,真的很可惜不然這台車在我心中的分數會高上非常多)
都拆到這麼細節了,剩下就沒甚麼難的了,拆完前面換後面,前後拆完二樓板拆開中傳軸移過來。這邊有個小細節,原本的中傳軸兩端齒輪的距離,不知為何會太短差一點點放不進去架好的差速器箱(就是一邊放進去,另外一端就會放不進去另一個差速器箱),必須要把終端的齒輪轉鬆外移一點再鎖回就可以了。
要蓋二樓板之前,要先把馬達給裝上去,然後順便蓋上馬達齒蓋。這邊有一個順序上的問題,導致我後來有些螺絲弄到快滑牙, 但沒裝過應該不容易想到(所以我原諒自己了)。差速器外箱上蓋朝向馬達這一面最後會需要再鎖上兩根拉桿。那個位置位置比較低,所以本來就會被卡到,再加上馬達和大齒很大,又卡得更嚴重。可是如果要拆下來方便裝的話就得要把二樓板馬達齒蓋都打開,才會好裝。所以建議如果要走到這一個步驟,先把要固定再差速器箱上的拉桿先裝上。
接下來把剛剛的蝴蝶板放上去,但拖著擺臂和避震會很難搞,所以這邊先拆下只上蝴蝶板本身。
蝴蝶板上了之後,再把外殼架擺臂避震輪框等一一裝上。這邊難度是不高。不過中間我有一度困惑了一下,是加長結合器附了一個金屬墊片和橡膠環,一開始不知道是怎麼放置,跑去查了一堆圖片。橡膠環是套再插銷的位置上讓插銷不會滑出來,然後金屬墊片應該是在輪框外側和鎖輪框的螺絲中間(這個其實是我的猜測,不是那麼肯定,但我也找不到其他可能)。
江獎!一個車頭的樣子出來啦!
繼續裝終於整台裝起來,再動一動把一些細節做調整。立馬螺絲掉滿地,各種打滑。由於第一次裝,不確定是否會裝對所以先不敢上螺絲膠,等拆掉重裝沾上螺絲膠,再把輪胎黏好,並且把一些關節有虛位的地方塞些 O 環做調整,再裝上原本的燈和殼,應該就可以開跑。開跑估計要一段時間後了,結果我再另外開一篇來說明。
這邊花點篇幅把一些做過的功課做個記錄,細節可能有點多,大家斟酌著看,如果內容有錯也請不吝指正。
參考連結
- mobile01 改裝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68&t=4522487 - rctw TSR 含影片整理
http://www.rctw.net/thread-377418-1-1.html - rctw 改大輪,自製拉桿
http://www.rctw.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9557&highlight=A979
- 原廠有些電裝部分是特規,所以如果要改,遙控、接收、電變、舵機其中之一,就必需四個一起換掉
- 低價遙控列表
- AX5S 3通可限速
比較少看到使用經驗 - 樂迪 RC3S or RC4G
反應時間 12ms 遙控距離 260m
有出帶陀螺儀的接收,我個人不確定這個的用途 - 富司 GT3B
使用者多
反應時間 60ms 蠻多人反應這個反應時間有點不夠用
- 電變和馬達有分無刷和有刷,這兩個元件必須一致。無刷又有分有感無感,有感價格高,我比較常看到的
- 有刷電變 QuickRun WP 1625 Brushed 有刷 25/100A
- 無刷電變 QuickRun WP-16BL30 無感無刷 30/180A
- 舵機有分類比和數位,數位比較精準,死區小,價格也比較高。
1/18比較常看到人用的有 - EMAX ES3104 金屬齒輪 類比 扭力 3kg@6v
- EMAX ES3154 金屬齒輪 數位 扭力 3kg@6v
- EMAX ES3005 金屬齒輪 類比 防水 扭力 12kg@6v
- 馬達改齒比,目前個人還沒想好方式,有人提到不行,不過觀察之後主要不行的原因在於馬達太大顆還有馬達座必須換成可調整式。
- A版齒比規格 馬達齒 17T 大齒 38T 380馬達軸徑 2.0mm 齒輪規格 0.7m
- B版齒比規格 馬達齒 27T 大齒 42T 540馬達軸徑 3.17mm 齒輪規格 48p
- 0.7m表示齒距0.7mm,48p表示1英吋有48齒,必須要同規格齒輪,所以A版和B版齒輪不能互接
- B版大齒沒有金屬件,A版有
- 馬達的部分,我個人原本挑了一些當候選,但我個人有個想法就是如果要換電裝全套,希望是可以之後若要升級到 1/10 也都能沿用。請教 TSR 大大後,他告訴我至少要 LBA3650 這種等級才能到達 1/10 的需求。日本系統:380馬達對應到直徑28mm,540馬達對應到36mm
- 有刷無刷的差異
- 無刷較免保養耐用,體積小重量輕,效率高性能高。
- 有刷有的優勢是操作起來比較線性,但無刷若用到有感也可以有接近的手感,只是價格就比無感貴
- LBA2040 2600KV 最大電流 11A 軸徑 2.3mm 鎖孔距 16mm
- LBA2848 2630KV 最大電流 27A 軸徑 3.175mm 鎖孔距 16mm
- LBA2858 2390KV 最大電流 234A(?) 軸徑 3.175mm 鎖孔距 16mm
- LBA3650 2530KV 最大電流 46A 軸徑 3.175mm 鎖孔距 25mm
- 再大上去的系列軸徑為 5mm
- 軸徑 2.x 可以相容 A版馬達齒,好處是可以搭金屬大齒。但要相容 1/10 之後升級的需求,就必須捨棄這個優點,換成 3.175mm 的 LBA3650 系列。
-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是安培數,LBA3650 系列最大電流有46A,不過我還不確定這個數值的對應意義
- 另有看到一個廠牌 SKYRC 的 TORO 3650 1800KV 最大電流 32A
- 電池
- A版電池供電頭是 JST,B版是T插,兩個都有一條平衡插頭充電用
- 有種東西叫並聯插頭,可以讓你插多顆電池。不過有看到有人實測一加一會略小於二。也就是說兩顆 1000 mah 遊玩時間會比直接一顆 2000 mah 略少。
- 這部車最令人遺憾的就是差速器只能用原廠塑膠的,沒得改
- 預算有限要挑東西換的話,個人的排序。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數量對不對,可以先問一下賣家一車份需要幾個。
- 金屬中傳軸 (B版就不用),這個歪了動力大損
- 可調式拉桿 (共六條),有了可調式才能針對狀況做調整
- 接杯內外銅環改培林,反正銅環遲早會被磨壞
- 可調式避震,原廠的會漏油
- 金屬二樓板,加強車身剛性
- 金屬底版,加強車身剛性
- 金屬車殼柱且車殼扣加大,會減少很多拆裝殼的時間
- 其他